原标题:南方观察|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了什么?

原标题:南方观察|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了什么?

文|赵越

“大地艺术节经过适当休整,原标将从2023年3月中旬开始进入日常运营期。题南”最近,地艺一则南海大地艺术节春季展期的术节消息经官方发布后,再次迅速登上了小红书、为南微博、海带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原标被全国各地的题南年轻人、文化爱好者关注,地艺回应了广大“粉丝”的术节期待。

这样被瞩目,为南是海带此前南海从未享受过的,在过去三个月却成为了常态。原标

2022年11月18日,题南国内首个全域性、地艺地域型艺术节——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正式开幕,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组(位)艺术家在南海西樵镇,创作了73个艺术作品。

时隔三个多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大地艺术节,是南海近十年来最“出圈”的一张文化名片;第二,举办大地艺术节是南海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决策。

接近一百天的“奇幻”经历,让南海人认识到了文化艺术的号召力。现在是时候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了:“出圈”的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了什么?

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渔耕粤韵分区游览。西樵镇宣办供图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里,一个好的文化品牌,往往就是一个地区能举起的、最主要的“招牌”。没有这样一块招牌,一个地区就难以被人记住、被人看见。

但是,要打造出一块真正成功、而非自娱自乐的文化招牌绝非易事。

不用说全国,仅广东就有122个县(市、区)。对于大多数县域经济体来说,想要突出重围,打造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难度极高。不仅过去是这样,在如今自媒体高度发达、信息资讯爆棚的年代,更是如此。

在更早之前,南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还是电影黄飞鸿和叶问。黄飞鸿系列电影,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而真正大火的《叶问1》也早在2008年就已上映。此后十多年来,传统IP影响力日益单薄,南海始终未再新增一个红出广东、有全国辐射力的全新文化品牌。

展开全文

直到,南海在2022年咬紧牙关做出了举办大地艺术节的决策。

《黄飞鸿》《叶问》这两大电影IP,背景处在晚清、民国时期,都聚焦武术。与其截然不同,大地艺术节呈现了一个现代的、活力的、多元的南海且能够让人深入其中,亲身体验,生命力、吸引力、参与度更强。

全网的关注就是明证。到2月16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百度、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携程、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累计1392.9万。百度词条“南海大地艺术节”相关搜索结果超过1700万。

《南方航空》杂志2023年01月刊刊出《南海源记》一文,聚焦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文化吸引力是最强大的吸引力,文化传播力是最有效的传播力。以往,南海往往要挖空心思去创造流量,而现在,无数自媒体都来“蹭”南海的流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形势还会延续下去。

“出圈”的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的改变,首先就是区域价值、区域魅力的提升。

“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南海在哪里。”打开各大网站,很多人在记录大地艺术节打卡经历的时候,都会说上类似这样的一句话。现在,他们不仅知道南海在哪里,还正在亲身体验南海的魅力。

2016年之后,《寻味顺德》打响了顺德美食的名气;而现在,大地艺术节则让南海与现代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前不久恰逢春节假期,很多人趁假期千里迢迢到佛山,就干两件事:吃美食去顺德,看艺术去南海。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视频,看到他们的故事: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厦门,来自欧洲、来自东亚。他们之中,有媒体记者、学者、旅游爱好者、知名的UP主,更有大学生、中学生、年轻的一家三口。

如果没有大地艺术节,他们可能永远没有契机踏入南海;而一旦来到这里,他们就被这片土地所打动。自此,南海艺术也与顺德美食一起,成为佛山最红火的两张文化牌。

以往,南海的文旅品牌,一直以来主要就是传统文化色彩浓郁的西樵山,突破难度很高。现在,横空出世的大地艺术节,造就了“艺术+旅游”的有机结合,让西樵山以及南海的文旅产业显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大批游客到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整个西樵山区域都迎来了文旅消费的商机,酒店、营地等载体焕发生机。

更多被各种游记、图片、短视频“种草”的人们,现在虽然还没有来到南海,但未来都可能成为南海文旅产业的消费者。

2月21日,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提出了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的目标。此刻,面对这个目标,南海要比昔日笃定很多。

促进美学素养的养成,是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的第二个重要改变。

美学素养,就是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这对于个人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对于一座城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当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党员干部、企业家能够提升美学素养,在生活中更加追求美好的文化艺术,甚至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人居环境,乃至城市品质,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往,这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大地艺术节的成功,让西樵乃至整个南海的美学素养加快形成。

73个艺术作品有浓厚的“在地性”,不是从其他地方搬来的“成品”,其设计理念灵感离不开西樵的一草一木。艺术家把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打造成了一个个沉浸式教学的美学课堂。无论人们是否懂得艺术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品尝其中的甘甜味道。

艺术家沈烈毅结合南海的桑基鱼塘文化创作的《鱼跃鸢飞》作品。姚佳烁 摄

这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宝贵机会,让西樵人的审美素养得到了更加直接的熏陶。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村民参与完成的;有些则是艺术节在西樵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完成的。西樵人以主动、被动的方式,深入参与到了大地艺术节的创作中。

这种共同创作,跨越了年龄、职业的维度,沁润到西樵的全社会,并向南海全域蔓延。例如,作为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唯一的音乐舞蹈融创艺术项目《醒狮操》,就是由专业艺术团队主创,联合西樵民乐小学的师生共同演绎。近日,西樵还宣布,《醒狮操》将列入西樵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必备活动,而上海有学校将其作为本学期迎新文艺节目。

2022年11月18日,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式上,西樵民乐小学的学生们表演《醒狮操》。戴嘉信 摄

也是一批《醒狮操》这样的艺术作品,围绕岭南文化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现代化的传承,从而真正做到了把岭南广府文脉交给下一代、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纵观整个大地艺术节带来的“美学之变”,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高品质的文化艺术可以形成多么强大的幸福感,可以形成多么强大的社会效益,可以形成多么强大的感召力。

大地艺术节为南海带来的第三个重要改变,是以文化艺术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并提供了新的模式、拓展了新的上限。

大地艺术节,建立在“大地”上。这个大地,就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乡村和社区。

南海发展起步早,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方面曾经闯出很多领先广东、领先全国的改革经验。这一次,大地艺术节在极大提振了南海的知名度、文旅产业的同时,还获得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方面的成果。

一直以来,文化振兴本来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前不久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也对乡村文旅产业进行了部署。

而此前,人们对文化振兴的理解,主要聚焦于送文化下乡、提炼农村特色文化等途径。

大地艺术节则突破了常人想象力,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画布舞台,不仅促进了消费和招商引资,还推动了乡村人居环境与乡风文明、基层党组织建设、共治共享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更强的持久性、长远性。

西樵原有个别老社区、空心村,就在此次大地艺术节的带动下重新“活”了过来。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西樵樵泰社区推动居民参与艺术创作,并进一步参与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空间更新等治理工作中。为了迎接大地艺术节,西樵儒溪村迅速整治环境,并打造出了三个美丽四小园,为游客增添美的感受。

西樵平沙岛上,村民闲置多时的蚕房被改造成为蚕房美术馆。林洛峰 摄

乡村和社区的改变,真正的关键是人。大地艺术节吸引了110名志愿者参与,他们就是“人”的典型。

南海大地艺术节总策划孙倩赞叹这些志愿者,“犹如南海艺术节当中没有编号的流动艺术作品,为全国各地朋友带来热情的讲解,真诚的问候与沟通”。这些人中,不少是西樵本地的年轻人、大学生,也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此过程中重新认识家乡、更加为家乡自豪。

过去的三个多月,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大地艺术节蹚出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路子,还将继续深化。未来将诞生很多新的成果,等待总结提炼。

时间回到2022年11月17日,南海召开了一场当地历史上重视程度空前的全区文化发展大会。

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的很多观点,令南海的党员干部们感到震撼:

——文化之于城市的价值,不仅在于凝聚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营造创意无限、活力四射的城市氛围,更在于文化本身就是强大的生产力。

——在经历拼经济、拼城建后,拼文化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要想迅速出圈,文化的力量往往比经济的力量更有效,跑得更快、传播更广。

——南海要通过以文润城、以文兴城,把南海打造成为活力之城、梦想之都。

次日,南海大地艺术节召开了。

实践出真知。今天,越来越多南海人开始打心眼里对顾耀辉上述这些话感到认同。

绽放岭南文化新光彩,实现文化发展新突破,南海还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创造新的惊艳和经验。

【作者】 赵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